觀點消費金融

陳志武:年輕人「借貸消費」背後的金融邏輯

金融和市場經濟是個人實現自由和解放的必經之路,引導年輕人正確消費、適度使用金融產品,不僅推動了個人價值成長,還促進了社會繁榮和國家經濟成長。

「這屆中國年輕人真敢消費,尤其敢借貸消費」,相信不少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嘆。

隨著越來越多的90後們步入職場,年輕人們習慣採用這種「先消費後付款」的生活方式。2018年1月清華大學發佈《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顯示,29歲以下年輕人成爲中國消費信貸主體,其中絕大部分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11月商務部的統計數字顯示,剛剛過去的「雙十一」當天全國網路零售成交額突破3000億元,其中80後、90後年輕消費羣體佔比超過70%,成爲消費的主力軍。

不少人爲此憂心忡忡,擔心年輕人超前消費、透支未來。著名經濟學家、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陳志武對此卻又不同看法,他認爲大可不必擔心借貸消費會毀了年輕人,「因爲一個人借錢的數量沒有超出一輩子的收入預期的話,並沒有違反量入爲出的傳統美德」。

您已閱讀7%(337字),剩餘93%(468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