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2019年中國經濟展望:深耕待春來

程實、錢智俊:2019年中國新經濟的「價值頭部」和消費升級的「雁陣尾部」,投資者若能得到提前佈局,將大機率收穫長期回報。

「人類的一切智慧都包含在『等待』與『希望』之中。」回顧2018年,受外部貿易摩擦衝擊,中國經濟成長有所放緩;展望2019年,中國經濟深耕以待春來,「減速增質」將向縱深發展。第一,深耕的基礎在於底線仍穩固。2019年,雖然經濟下行壓力不容輕視,但是供給側改革紅利的釋放和經濟結構的改善將成爲有效的緩衝器,「穩成長」政策亦有望協同發力,增強政策託底效果。由此,2019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與上年持平,「L型」築底的階段雖將延長,但步伐依然穩健。第二,深耕的空間在於改革再出發。越過四十週年里程碑,2019年新一輪改革開放舉措有望提速落地,從根本上紓解短期內外部壓力,培育長期成長潛力。無論是基於歷史眼光還是全球視野,中國經濟的發展質量預計仍將保持在上升通道。第三,深耕的重心在於把握新機遇。2019年,短期壓力漲落的等待之時,恰是深耕長期結構性機遇的希望之機。中國新經濟的「價值頭部」和消費升級的「雁陣尾部」,若能得到提前佈局、精耕細作,將大機率在春暖之日收穫長期回報。

經濟成長壓力仍將延續

2018年年初以來,中國經濟內外部壓力加大。著眼內部,前期去槓桿政策在有效治理系統性風險的同時,其階段性的政策成本亦造成內需疲弱。放眼外部,中美貿易摩擦長期劍拔弩張,抑制著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的投資情緒。展望2019年,雖然上述壓力將以新的形式延續,但是供給側改革的後續紅利和經濟結構的多維改善將發揮積極的緩衝作用,有利於守住「穩成長」和「防風險」的雙重底線。

您已閱讀11%(621字),剩餘89%(507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