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

FT社評:黑海緊張局勢升級的背後

對普丁和波羅申科來說,緊張局勢有限度的升級至少有利於轉移民衆對國內問題的注意力。西方應防止吞併克里米亞事件重演。

俄羅斯在黑海扣押三艘烏克蘭軍艦,是俄近五年來從軍事、政治、經濟多方位打壓烏的行動中最兇險的事件之一。烏克蘭表示,俄海岸警衛隊上週日向其軍艦開火,造成六名船員受傷。這是俄首次承認自己的軍隊——而不是穿著無標誌制服的「志願者」或克里姆林宮在東烏克蘭的代理人——直接與烏克蘭軍隊交火。事件進一步升級的風險非常大,至少有可能導致北約部隊捲入。

烏克蘭決定派一艘軍用拖船和兩艘炮艇穿越俄佔克里米亞和俄領土之間的克赤海峽(Kerch Strait),可能是有意爲之,想要吸引眼球。事件發生時,距俄總統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預計在20國集團(G20)峯會上與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會晤還有一週時間。不過,根據一項2003年簽署的條約,克赤海峽和亞速海(克赤海峽連接亞速海與黑海)爲烏、俄共有領海。基輔方面表示,其已超出法律義務,提前向莫斯科方面通報了己方意圖。

先前幾個月,俄方所作所爲幾乎相當於在悄然吞併亞速海。俄羅斯於5月開通耗資數十億美元修建的、克赤海峽上連接克里米亞和俄羅斯領土的大橋。這座橋的中心跨度太低,導致過去經常停靠在烏克蘭亞速海兩個港口的許多船隻無法通過。這兩個港口是烏克蘭鋼鐵和穀物出口的重要樞紐。以保護大橋爲藉口,俄羅斯攔阻烏克蘭商船進行長時間的檢查,並在亞速海擴充海軍力量。

您已閱讀45%(567字),剩餘55%(68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