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日,一年一度、爲期兩週的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委員會(下稱CCAMLR)年會在澳洲霍巴特黯然落幕。最爲各界關注的、涉及總面積超過320萬平方公里的三份海洋保護區提案,因爲中國、俄羅斯和挪威的反對,全部沒有獲得通過。爲什麼這三個國家會投出反對票?這次大會的失敗又對全球海洋保護的進程意味著什麼?
首先簡單解釋一下CCAMLR及其決策機制。CCAMLR委員會是基於《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公約》(下稱《公約》)而形成的國際組織,是《南極條約》體系的一部分。
CCAMLR委員會共有25個成員,包括中國在內的24個國家以及歐盟,通過規制漁業的活動來實現海洋生物資源的養護。CCAMLR委員會採用「協商一致(consensus)」的決策機制,任何一個管理措施的提案,只要一個國家反對就不能獲得通過。這種方式固然保證了這個國際組織的穩定性和管理措施的一致性,但是在有些時候也會導致決策的困難。
您已閱讀10%(398字),剩餘90%(372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