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P2P借貸

友信金服張適時:市場嚴監管將使資源向P2P頭部企業集中

P2P企業風險控制最本質的是預估民營企業的利潤情況,對未來的利潤預期情況及其所帶來的就業問題,並根據這幾點判斷個人的信用風險週期。

日前,友信金服CEO,聯合創辦人張適時對FT中文網表示,儘管目前來看政府對於P2P平臺監管日趨嚴格,但是更嚴的市場監管,對於諸如人人貸等合規的頭部企業來說反而產生了頭部效應的機會,幫助他們吸引更多的資源與客戶。

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2018年10月P2P網貸行業的成交量爲1022.67億元人民幣,環比下降7.65%,同比下降53.17%,這是自6月份P2P行業爆雷以來連續第四個月成交量下降,但速度有所放緩。相關分析認爲,目前消費者的信心已經趨於穩定,但是受到國慶小長假影響,再加上合規檢查在即,不少平臺主動壓縮規模。張適時表示集團旗下的網貸平臺人人貸一直對於自身的合規建設非常重視,「在2016年8月,行業出臺了暫行辦法,要求網貸平臺必須要進行銀行資金存管,而人人貸與銀行的合作在2月就已經上線了。因爲對於合規的重視,所以相對來說我們在達到目前監管的整改要求的過程中是比較順暢的。」

「在友信金服看來,未來幾年發展過程中,監管會帶來很深層次的影響,」張適時說,「監管會促進整個金融科技的正向外部性。金融不僅僅是商業,更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整個P2P的行業洗牌和迭代會在未來幾年裏發生,但是對於像人人貸這種頭部企業來說,機遇仍然是大於挑戰,會有更多的資源向頭部企業集中,從而促進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張適時表示,今年中以來的P2P行業震盪,很多頭部企業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很快就企穩了。「就人人貸來說,前幾個月我們的數據受到行業的影響有些波動,但是目前已經回穩。並且我們看到有更多的消費者在經歷過這樣一次事件以後,不再迷信收益,而開始選擇信譽更高的企業。因此,我們認爲這對於整個行業來說都是有益的。」

您已閱讀46%(700字),剩餘54%(83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