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如何認識和正確把握中美關係?

賈康:中美現在過了臨界點,叢林法則要起主要作用;在繼續演變的過程中,中國可能性空間就在於我們能選擇什麼,怎樣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

中美關係是時下熱議的重大現實問題,在此試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和力爭有助於「建設性」的取向,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我怎麼看待中美之間關係的演變

對這一被稱爲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作個追溯的話,最開始階段,如果以跡尋心,「論跡又論心」的作個粗線條評價,美國方面主導的表現應該講還是很有「情懷」的,較典型的表現是有庚子賠款以後,美國人主動考慮把這筆錢返回來在中國發展教育和醫療:建設燕京大學是辦教育,成爲北大清華的基礎;建設協和醫院是辦醫療——我注意到洛克菲勒家族的掌門人當年以極大的熱情做了非常精細的考慮,隨著硬體還有軟體,以全套的支持要把中國的現代醫學發展起來,培養出了後面中國醫學界一大批帶頭人;還有後來抗戰中的飛虎隊,以及大家現在越來越多接觸到的像司徒雷登這樣長期在中國做教育的教育家的事蹟。這個階段主要是體現了「情懷」這個關鍵詞。

您已閱讀4%(368字),剩餘96%(829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