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美國國債

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的沙盤推演

程實、錢智俊:短期內,美債收益率將保持高位震盪,雖然繼續突然跳升機率不大,但債市長期承壓的格局和美股的調整將進一步延續。

「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國慶節至今,全球金融市場遭遇新一輪大動盪,多類資產價格深度調整,引發投資者對於「風險回潮」的深切憂慮。作爲本輪動盪的起源與核心,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的演變,不僅將主導當前至2019年末的全球金融市場走向,亦會對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產生廣泛影響。緊扣這一核心,我們對美債收益率曲線的未來形變進行了沙盤推演。

著眼當前,本次美債收益率跳升的主因在於10月3日的鮑爾鷹派講話,而非通膨預期的改變。由於這一主因不可持續,美債長端收益率在短期內再度跳升的可能性較小。放眼長遠,2018年11月美國期中選舉,以及2019年年中的美聯準縮表變速,是後續的兩大關鍵節點,將逐步決定美債收益率曲線的形狀演變。在特定的情境下,貿易摩擦的升級和「慢加息+快縮表」的轉型,可能催生美債長端收益率的上行風險,並對金融市場產生衝擊。有鑑於此,理順風險演變邏輯,緊盯關鍵節點和驗證信號,將是從不確定性中趨利避害、捕捉機遇的合理方式。

節點一:10月初鮑爾鷹派講話。2018年10月3日至5日,10年期美債收益率驟然躍升,並高位維持至10月9日,繼而引發全球金融市場普遍振盪,形成了重要的趨勢節點。前瞻這一節點對美債收益率曲線的長期影響,首先要理清節點的成因與機制。

您已閱讀16%(528字),剩餘84%(270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