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施壓的威懾、商務交易的談判、有拉有打的允諾,似乎成爲川普對外經貿博弈的鮮明特色,並與歐洲、北美等其全球主要貿易伙伴的重談中取得了階段性成功。中美貿易戰未有緩和跡象,甚至可能愈演愈烈。理性分析美國博弈策略,有助於中國避免貿易戰,或者打贏貿易戰。
根據諾貝兒經濟學獎獲得者謝林在《衝突的戰略》中的分析,在國際關係中,經濟利益、地緣政治都存在著廣泛的對立衝突,不僅僅是友好國家之間、友好國家和敵對國家之間也存在著威懾、談判、允諾等一系列行爲。由川普發起的「美國優先」策略,幾乎把全球主要經濟體都捲入了進來,中美貿易糾紛只是這場漩渦中最受矚目的一對,而且中美貿易衝突拓展到智慧財產、WTO全球貿易規則、中國政府產業政策等更廣的議題,如何認識並破解這些紛繁複雜的衝突?是不是事實清楚、利弊分析清楚了,就能夠解決衝突?
目前大多數分析侷限於拿數據、擺事實、講道理,似乎美方逆全球化行爲是違背經濟邏輯的,中方支持自由貿易、堅持開放佔據道義上的有利位置,而美方卻我行我素,對全世界開砲。如何理解並應對美方各種無理甚至是蠻橫的行爲?又如何理解美歐之間的零關稅談判?顯然現有的種種解釋並沒有深刻理解美方的乖戾行爲。
您已閱讀11%(499字),剩餘89%(407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