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

FT社評:英國經濟不需要革命

英國中左翼智庫的委員會針對英國經濟的種種頑疾開出了猛藥。應該在該方案基礎上辯論和嘗試,而不是一下子改天換地。

英國經濟有許多優勢,其金融、專業服務等多個行業富有創新性、全球領先,還有輝煌的科學創新歷史。它同樣也有弱點,2007-08年金融危機以及脫歐挑戰加劇了這些弱點。

多年來,各種研究都對英國經濟的缺陷感到遺憾,許多研究得出的結論都是它應該向其他歐洲經濟體學習,包括德國和斯堪的納維亞國家。最新的一項這樣的研究,是上週由受人尊敬的中左翼智庫公共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組建的經濟公平度委員會發布的報告。

這份報告有兩個值得注意的方面。首先,委員會成員背景廣泛,有法通投資管理公司(Legal & General Investment Management)個人投資業務主管海倫娜•莫里西(Helena Morrissey,見文首照片),前麥肯錫(McKinsey & Co)全球總裁鮑達民(Dominic Barton),坎特伯里大主教(Archbishop of Canterbury)賈斯廷•韋爾比(Justin Welby),以及英國工會聯合會(TUC)祕書長弗朗西絲•奧格雷迪(Frances O'Grady)。這是沒有黨派偏見的一羣人。

您已閱讀34%(499字),剩餘66%(95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