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在1942年寫道,「我又回到了財政部……但有一個很大的區別。1918年,大多數人唯一的想法就是回到1914年之前。今天沒有人想回到1939年前。當我們認真去做,這會造成巨大的影響。」這確實產生了影響。在經濟大蕭條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們想要改變。他們得到了改變。隨後那些年,法國稱之爲「戰後30年的光輝歲月」(les trentes glorieuses)。
上世紀70年代的滯脹引發了一場反革命:在上世紀80年代,關於政府和市場的角色、宏觀經濟政策目標以及央行職責的觀點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同樣,目標是根本性的轉變。
那麼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發生了什麼?政客和政策制定者們是試圖讓我們回到過去還是進入一個截然不同的未來?答案顯然是前者。
您已閱讀19%(347字),剩餘81%(151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