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關係

全球性的城鄉分裂危險

拉赫曼:城市常被描述爲自由主義的堡壘,而內陸地區則代表保守與頑固。但一種趨勢已現端倪:在投票中落敗的城市居民對民主產生了反感。

爲理解川普(Trump)現象而寫出的專著,可以建成一個關於美國中西部的小型圖書館了。但是,看看泰國或土耳其,也許同樣有用,因爲這位美國總統的崛起,是一種政治現象的一部分。這種現象在全世界都存在,正在挑起「大都市精英」與生活在小城鎮和農村地區、揮舞著乾草叉的民粹主義者之間的對立。

在2016年大選中,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在美國所有大城市都以往往很大的差距落敗了,但美國其他地方的選民將他送進了白宮。他在美國大城市的失利,應驗了那年早些時候英國退歐公投中出現的規律——當時退歐派雖然在幾乎所有大城市都失敗了,但最終仍然獲勝。城鄉分裂也是一種教育上的分化。在英國,沒有取得學歷就離開了校園的選民中,有73%的人投票支持退歐,而在擁有研究生學位的選民中,有75%的人投票支持留歐。美國也有一種類似規律,這讓川普在競選過程中曾高呼:「我們愛沒怎麼受教育的人們。」

在西方政治中,大都市精英階層與民粹主義內陸之間的分裂是顯而易見的。很少有人注意到,同樣的分裂也越來越多地定義了西方以外、文化和發展水準各異的國家的政治,如土耳其、泰國、巴西、埃及和以色列。

您已閱讀24%(483字),剩餘76%(15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