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外對話

化學回收技術能解決塑膠危機嗎?

環境網站「中外對話」:化學回收技術可以去除塑膠產品製造過程中新增的化學物質和其他成分,將塑膠變回純質油。

全世界每年生產塑膠4億噸,但只有10%得到了回收利用。塑膠每年對世界海洋生態系統造成的經濟損失至少達130億美元(890億元人民幣)。有關塑膠環境影響的數據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加,絲毫不遜於塑膠垃圾增加的速度。

雖然有必要增加循環利用率,但並非所有常用的塑膠都能被加工。這意味著即使所有的消費者和企業都回收了他們所能回收的所有塑膠,仍然會有很大一部分變爲垃圾。

大多數可回收的塑膠經機械加工分解成顆粒,然後重新制造成新的塑膠產品,例如包裝材料,座椅或衣物(聚酯)。然而,該工藝不適用於塑膠薄膜、小袋和其他層壓塑膠,通常這些材料會被送到垃圾填埋場或進行焚燒。

您已閱讀11%(275字),剩餘89%(218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是一家關注氣候變化與環境的非盈利機構,專注於分享全球經驗和知識,推動氣候變化科普和建設性對話。對話地球在歐洲、南亞、東南亞、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區的17個國家有專業的編輯團隊,使用8種語言發佈氣候和環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