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社會

中國社會孕育的潛在「鉅變」

鄧聿文:儘管「中國崩潰論」已近絕跡,但從長週期看,今年將會成爲中國轉折點,中國將面臨內外交困的嚴重挑戰。

「中國崩潰論」在10年前曾是國際社會流行的猜想。但隨著中國在「唱衰」聲中反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自此後,此類論調幾乎絕跡。不過,筆者認爲,從長週期看,2018年將會成爲中國的轉折點,中國將會面臨內外交困的嚴重挑戰,社會鉅變正在形成。

說起「鉅變」,一些人首先想到的是,會不會出現全域性性的社會震盪,很可能。但鑑於中國政府的維穩能力還很強,鉅變不一定是個激進過程,以劇烈的形式表現出來,也有可能是個「清水煮青蛙」式的轉變,待大多數人發覺時,它已經完成了變化。從這個角度說,「鉅變」的「巨」,表現爲一種量的累積,而非形式突變。也就是說,當量的累積達到一定程度,滿足「鉅變」的要求時,變化就發生了。

2018年已經過半,但從中國社會悄然發生的變化看,可以明顯感覺到鉅變正在孕育。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您已閱讀15%(356字),剩餘85%(194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