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區塊鏈與數位幣

爲什麼美中韓會成爲全球區塊鏈行業的領頭羊?

Sinhae Lee:雖然區塊鏈是一項全球性的概念和倡議,但目前美國、中國和南韓具有巨大的潛力能加速行業的進程。

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mpany)的最近一份報告,曾出現過這樣一段話:「在15年前幾乎不存在的數字流量,現在對GDP成長的影響大於數百年來的商品貿易。」值得注意的是,在區塊鏈以及分散式記賬技術的幫助下,今天的資訊流動已走向無邊界。雖然從本質來看,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是全球性的發展和概念,但是美國、中國和南韓等關鍵地區,在整個行業裏扮演更爲重要的角色。

由於經濟規模和監管條件的限制,美國、中國和南韓這三個國家在全球加密貨幣市場中佔據了多數交易,進而影響全球區塊鏈市場。 當中國在2017年宣佈加密貨幣交易的新規範之前,2016年人民幣兌比特幣的交易量已是整體交易量的多數,更具體的來說,如果從市值來看全球前12大加密貨幣市場,在2016年12月,光人民幣交易就佔到整體市場的七成以上。而在中國法規出臺之後,雖然日元在短期內成爲最大的交易對(trading pairs),但如果從二級市場的角度來看,南韓很快地搶走了聚光燈,且該市場更加青睞以太坊(Ethereum)而不是比特幣(Bitcoin)。2017年下半年,韓元大約佔到前12大加密貨幣交易量的30%,到2017年11月,佔比甚至一度飆升至50%以上。至於美國,自2017年以來美國對交易市場也貢獻了相當大的比例,目前在前12大加密貨幣市場上,美國大約佔到全球交易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美國:全球監管示範中心

您已閱讀22%(589字),剩餘78%(213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