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集北京西城區的衆多規劃部門中,有一個正在討論某個近3000公里之外的國家的未來。中國電力規劃設計總院(Electric Power Planning & Engineering Institute)院長謝秋野受命要爲寮國制定一項電力計劃,湄公河上由中國人興建的水壩產生的電力供應過剩,讓這個國家難以應付。
謝秋野的工作是爲寮國找到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與此同時,中國實力強大的建築公司還在這個貧窮的中國南部鄰國相互競爭,爭取更多水壩合約。他的答案是讓寮國成爲一個區域電力樞紐,將電力輸送到東南亞其他地方。這個方案所倚賴的技術,也是一位有權威的前國家電力公司老闆在努力推動的——他的理想是讓全球各電力市場互聯互通。
在寮國、巴西、中非,最重要的是,還有在中國,降低輸電成本、增加輸送容量,從而讓長距離輸電具備商業可行性的特高壓(UHV)輸電技術,使得建設大規模電力項目變得可行。該技術的最大支持者、曾在中國強大的國家電網(State Grid)掌舵十多年的劉振亞,把這項技術譽爲電力行業的「洲際彈道飛彈」。
您已閱讀10%(451字),剩餘90%(416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