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中國對美投資的距離——中間隔了一扇CFIUS大門?

張清彥、Croley、徐輝、彭燚:在談及中國對美投資時,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已成爲一個不可迴避的話題。

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在中國並不算家喻戶曉。但近幾個月,有關CFIUS的報導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各新聞媒體上。中美之間貿易緊張加劇、中國資本供應充足、中國政府宣佈鼓勵民營資本進入軍工投資領域、加之近期備受關注的CFIUS改革,使中國民衆更加關注CFIUS這個負責評估外資收購美國企業是否會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機構。因此,在談及中國對美投資有關問題時,CFIUS已經成爲一個不可迴避的話題。

近期媒體報導多在強調CFIUS已經基本、甚至徹底對中國對美投資關上了大門。但這個結論合理嗎?一方面,在可預見的一段時間裏,中國對美國企業的併購將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尤其是CFIUS的改革或將增加針對中資併購交易的評估方式,且審查級別也可能發生變化,這些政策變化可能會使中國對美投資更加困難。另一方面,認爲美國肯定不歡迎中國投資、或者中國對美投資很快會受到CFIUS改革影響的觀點也忽略了很多重要事實,並且將問題簡單化了。雖然前景無疑是模糊的,但現在就斷言CFIUS將會終結中國對美投資還爲時過早。

有一些因素揭示出CFIUS審查中資收購交易帶來的挑戰,這在最近的交易中體現得尤爲明顯。首先,雖然涉及中資的交易在提交給CFIUS審查的併購案中佔大多數——比緊隨其後的國家高出約50%(如加拿大和英國)——但自從CFIUS依據行政命令設立以來(其中一個案例發生在CFIUS成爲法定機構之前),歷史上被CFIUS阻止的收購均涉及中資收購方,包括近期中國福建宏芯基金擬收購德國愛思強公司(Aixtron, Inc.)案和中資私募基金Canyon Bridge Capital Partners擬收購萊迪思半導體公司(Lattice Semiconductor Corp)案。更重要的是,相比以前,CFIUS更不願意考慮或批准「緩和」(mitigation)方案來減輕中資交易引起的對美國國家安全的擔憂。同時,在過去的幾年中,涉及中資併購交易顯然受到嚴格審查,這體現在CFIUS雖未正式否決但當事方提前放棄的數項交易中,包括海航集團擬收購Global Eagle交易失敗(海航集團)和螞蟻金服放棄收購速匯金。

您已閱讀24%(895字),剩餘76%(285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