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

對手判別中國的「五個尺度」

丁學良:憑藉幾條深層次主線,我們才能冷靜解讀爲何美國政界終於宣示中國已成其兩大主要「戰略競爭者」之一。

本文爲「外部世界反擊中國:此伏彼起」系列之三

本專欄上一篇回顧了從1990年代初冷戰結束以來,美國戰略分析圈和決策層如何在多個潛在的威脅性對手裏判別中國居何位置。在長達四分之一個世紀裏,儘管美國國內的政治生態發生過幾次鉅變,美國的國際環境也有戲劇性的翻轉,立場持平居中的觀察家仍然能夠在紛亂迷眼的世事人事變幻的背後,梳理出幾條深層的主幹線。憑藉這些,我們才能冷靜解讀爲什麼美國政界包括軍方到了目前階段,終於不加遮掩地反覆宣示,中國已經成爲美國的兩大主要「戰略競爭者」之一(參閱美國陸軍部長2018年4月5日在華盛頓傳統基金會的戰略規劃演說:「Army Secretary Outlines Vision for Success in Future Conflicts」,美國政府www.defense.gov網站影片)。

第一個尺度分量最重

您已閱讀11%(368字),剩餘89%(292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