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面對缺水之患,中國何以解憂?

彭朝思:水或許將是中國能否如期實現民族復興的掣肘,將節水提上議程刻不容緩。這是中國面臨的一個難題:鈔票可以印,水資源卻不行。

改革開放如今已滿四十載,面對曾經僵化的制度,中國共產黨展現了自己的改革靈活性,成功地摸著石頭過了河。但今天的中國依然面臨著一個難題:鈔票可以印,水資源卻不行。

中國的水資源總量整體上是可觀的,人均水資源量超過2000立方米。這一數字不僅高於水資源緊張警戒線(1700立方米),也遠遠超出了水資源短缺(1000立方米)和嚴重短缺(500立方米)的警戒線,與英國大致相當。

問題在於中國80%的水資源都集中在南部,導致北部地區有8個省份嚴重缺水、4個缺水、另有2個(新疆和內蒙古)大部分地區爲沙漠。這12個省份的農業、工業、發電量(煤電和核電都需要大量的水)以及人口分別佔全國總量的38%、46%、50%和41%。

您已閱讀20%(303字),剩餘80%(124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