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當隆納•雷根(Ronald Reagan)與蘇聯就核裁軍問題進行談判時,這位美國總統喜歡引用一句古老的俄羅斯諺語:「信任,但要覈實」。在南韓總統文在寅(Moon Jae-in)準備與北韓「最高領袖」金正恩(Kim Jong Un)會晤之際,這句話可能同樣是很有用的座右銘。
對北韓半島有望達成和平條約和進行去核化的興奮情緒是可以理解的。但世界不是第一次看到這種前景——文在寅總統曾經親歷。他是上一位與北韓領導人舉行峯會的南韓總統的祕書長。2007年,盧武鉉總統(Roh Moo-hyun)與北韓現任獨裁者金正恩的父親金正日(Kim Jong Il)會晤。在大張旗鼓的宣傳中,雙方同意,北韓將凍結其核計劃,以換取經濟援助。雙方當時還達成一項框架協議,約定將以一項永久性和平條約來取代1953年結束韓戰的停戰協定。
這些明顯的突破未能生根發芽。眼下,南韓和美國的鷹派人士稱,北韓從未打算放棄其核計劃。鴿派人士則認爲,2007年的協議失敗,部分要歸咎於南韓。不過,那次失敗的峯會並不是一個孤立的例子。2000年的韓朝首腦會議也被讚譽爲一次重大突破——但最終也是以令人失望的結局收場,無論在覈問題,還是在永久性和平條約方面都沒有任何進展。
您已閱讀45%(524字),剩餘55%(63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