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

晶片背後:虛假的恐慌與實在的預算

劉遠舉:採取官辦創投,允許失敗,只會產生大面積註定的失敗。以新能源車補貼爲例,93家汽車企業有72家均涉騙補,金額高達92.7億元。

中興事件引發了一場關於晶片的大討論,在這樣的輿論背景下,近日,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在清華大學CIDEG主辦的2018學術年會上表示,「不惜一切代價發展晶片產業」是危險的。

支持全力搞晶片的理由,似乎不言自明。經過這幾天的輿論轟炸,一個街頭小兒都可以朗朗上口的告訴你,爲了產業供應安全,爲了國家安全,爲了中國走上高階產業鏈,賺取高附加值。但是,這些說法真的沒有問題嗎?

虛假的恐慌

您已閱讀5%(186字),剩餘95%(324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