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藝錄

畢加索的作品和他的戀人們

吳可佳:畢加索在人生不同階段與各個戀人相處的狀態也不同。他經歷的女性,在人類藝術史上留下了永久印記。

(編者按:本文爲上週出版的《畢加索最重要的三幅作品》的下篇。FT中文網專欄作家吳可佳與與全球印象派及西方現代藝術市場資深專家大衛•諾曼暢談畢加索作品的市場價值。)

大衛•諾曼

大衛•諾曼(David Norman)曾經擔任蘇富比全球印象派及西方現代藝術部門主席,在三十餘年的職業生涯中,負責過大都會美術館、紐約現代美術館、古根海姆美術館和波士頓美術館等印象派作品館藏在二級市場上的銷售,以及畢加索(Pablo Picasso)「拿菸斗的男孩」(Boy with a Pipe)、賈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行走的人」(Walking Man)、和蒙克(Edvard Munch)的「吶喊」 (Scream)等多項逾億美元藝術品的拍賣。

您已閱讀10%(326字),剩餘90%(287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