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與美酒

倫敦:「共享晚餐」俱樂部

敘利亞人馬吉達在倫敦創辦的共享晚餐俱樂部超越了美食的意義,但這真正有助於難民羣體融入歐洲文化嗎?

在倫敦市中心一座白色時髦廚房裏,帶酒的客人陸續抵達後互致問候,並表達因工作繁忙而招致遲到的歉意。

其中一位女士一邊切著藥草,一邊與主人閒聊。此時她的手機響了。「是我兒子。」她解釋道,「我只得把他們留在敘利亞,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想到這我心裏就特別難過,所以我每天會給他們打好幾次電話。」

去年元月,馬吉達(Majeda)面臨著任何家長都會噩夢連連的兩難窘境。自己因大肆宣揚女性權益而接二連三被敘當局拘禁,不禁爲家人的安危擔驚受怕(若繼續留在大馬士革的話),在逃到黎巴嫩後她發現那兒的局勢也不明朗,所以沒敢把孩子帶在身邊。

您已閱讀5%(260字),剩餘95%(46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