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Nike)花了近15年時間才清除在發展中國家使用血汗工廠一事曝光給其品牌帶來的汙點。如今,鑑於後續的一系列醜聞和悲劇,不僅跨國公司的全球供應鏈被置於放大鏡下,消費者也更清楚地意識到了製造外包存在的種種隱患。技術進步還使得監測貨品在何地以及何種條件下生產變得更加容易。因此,生產過程中存在不道德行爲應該更說不過去了。
然而,還是有一家家大型企業出問題。本週,英國《金融時報》的一項調查曝光了爲蘋果(Apple)生產iPhone的一家中國工廠強迫實習生違法加班。這並不是最令人髮指的剝削事例,但它依然是不可接受的——蘋果是有史以來最有錢的公司之一,而它居然未對其供應鏈進行更有效的盡職調查。
爲了趕蘋果第十代iPhone X的大量訂單,iPhone主要供應商富士康(Foxconn)利用了廉價學生勞動力。富士康表示,其鄭州工廠已停止濫用學生勞動力。但它本不應該在被曝光後才進行改正。需求增加並非縱容剝削的藉口。
您已閱讀36%(404字),剩餘64%(7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