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美食與美酒

大閘蟹:中國人的美好生活

謝立:大閘蟹是中國式的美食傳奇,很難國際化,它和故宮的《千里江山圖》一樣,需要文化背景才能欣賞。

大閘蟹這幾年越來越流行了,今年從10月開始WeChat朋友圈就不斷有人曬大閘蟹圖了。喫蟹的行家不免要嘆氣,老話說「秋風起,蟹腳癢」,要狠狠刮上幾次北風蟹才肥美起來,而今年10月,江南還20多度呢。

在中國,任何依賴食材的美食流行都要經歷類似的過程,從「我小時候野生大閘蟹隨便撈」的傳說,到被香港人認可追捧後身價飛漲,陽澄湖洗澡蟹醜聞盡人皆知,掛著鐵腳環也毫不可信,再到陽澄湖不再是唯一,太湖等更多的好產地被髮掘出來,大閘蟹成爲全民認可的美好生活的象徵,也不過二三十年。

一說起中國的美食傳奇,總難免有「餘生也晚」的懊惱與感嘆——沒有喫過野生刀魚的不足以語人生,沒有體會過喫完大閘蟹手指腥香三日不散的,也不足以語大閘蟹——都怪自然環境毀壞得太厲害了。但是也不必那麼悲觀,有關大閘蟹,最糟糕的那幾年已經過去了,陽澄湖洗澡蟹橫行的時候,在陽澄湖湖心亭子裏呈上的大閘蟹,都是一股廉價玉米味兒的。而這兩年在嚴選食材的高級中餐廳或者美食電商,都能找到品質優異的大閘蟹,保證蟹黃鮮香,蟹膏濃膩,蟹腳蟹鉗飽滿甜美。從三四兩到五六兩的價格差,也像碎鑽和克拉鑽一樣是幾何級數的。

您已閱讀45%(473字),剩餘55%(58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