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習特會:中美的定調之旅

徐瑾:中美會談結束,2535億經貿大單出臺之時,恰好是中國電商競爭劇烈的「雙十一」,到底是買方精明還是賣方精明呢?

「川普11月即將訪問中國,你們覺得中國會如何應對他?」這是10月我在美國遊學之際,拜訪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時,其會長歐倫斯(Stephen Orlins)的開場白,他用嫺熟的漢語,一臉笑意,如是發問。

這家機構的中國研究歷史悠久,甚至當年中美破冰的乒乓外交中曾經發揮過重要作用。本來這應該是我問他的問題,結果被他先意外提出。老派的中國通,往往舉手投足也有中國風範,氣定神閒的反問也是想考考我吧。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也是中國智庫以及美國中國專家正在費力琢磨的,關鍵原因在於中美關係的傳統分析框架都在被顛覆。

您已閱讀12%(250字),剩餘88%(190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徐瑾經濟人

知名青年經濟學者,貨幣三部曲作者。FT中文網經濟主編,經濟人讀書會創辦人。 徐瑾近年出版《貨幣簡史》《徐瑾經濟學思維課》等書,連續入選「最受金融人喜愛的十本財經書籍」;《白銀帝國》由耶魯大學出版社推出英文版,獲《華爾街日報》《亞洲書評》等權威媒體好評推薦。 WeChat公衆號:重要的是經濟 讀者WeChat號:xujin2023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