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

FT社評:英國亟需升級外資規則

對於兩個特定領域的投資,英國有理由進行額外的審查,比如設立類似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跨部門投資機構。

英國最大的經濟優勢是英國人民的聰明才智。擁有世界一流的大學、輝煌的科技創新史以及享譽全球的創新設計,英國完全有理由爲自身的創造性火力感到自豪。劍橋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培養的獲得諾貝兒獎的科學家是中國培養的9倍。

但與英國人智力上的活躍極不相配的,是將發明商業化的極差記錄。各種各樣的政府報告研究了爲什麼英國在利用本國技術突破打造全球企業方面表現得如此糟糕。傳統的解釋很多——從管理無能、過於短視到缺乏規模融資。

不過,還有一個因素也起到了一定作用:英國許多有前途的科技公司已被外國買家收入囊中。因蘋果公司(Apple)取消合同而遭受打擊的Imagination Technologies正是最新一例,該公司已與中資背景的Canyon Bridge達成收購協議。

您已閱讀32%(350字),剩餘68%(75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