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局勢

剿滅ISIS不等於消滅恐怖主義

加德納:除非美俄等外部勢力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問題上找到共同立場和目標,否則即使剿滅ISIS,恐襲威脅仍不能解除。

對於巴塞隆納、倫敦的人們以及之前巴黎、布魯塞爾、伊斯坦堡、安卡拉、聖彼得堡、斯德哥爾摩或者尼斯、柏林的市民而言,受「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煽動的聖戰分子能夠威脅他們所在的城市早已不是新聞,即便各路武裝力量正在奪回ISIS位於摩蘇爾、拉卡及代爾祖爾的據點。這個極端狂妄的哈里發國——「伊斯蘭國」必將滅亡。但嗜血且教義簡單的聖戰主義似乎有一個熾熱的未來。

上月巴塞隆納的蘭布拉大道上或者西敏和倫敦橋上發生的那類襲擊,當然不是最近纔有的——也不是ISIS在敘利亞、伊拉克等地節節敗退後發起的純粹戰術反擊。ISIS或許是首個建立雛形國家的現代遜尼派聖戰運動。但它一直在號召追隨者使用各種各樣的非常規戰爭手段——從經典的恐怖主義、打了就跑的游擊戰,到利用貨車和刀具傷人。隨著聖戰分子悄悄重返遜尼派阿拉伯城鎮和部落,並打造他們的全球網路和區域地盤,世界將目睹更多的此類襲擊事件。

很難獲得關於聖戰分子數量的準確數字。但值得記住的是,ISIS的前身——由血腥的阿布•穆薩布•扎卡維(Abu Musab al-Zarqawi)成立的「伊拉克蓋達組織」(Al-Qaeda in Iraq)——曾於2007至2009年在美軍「增兵」和伊拉克中部和西部遜尼派部落轉變立場後基本被剿滅。敘利亞陷入宗派屠殺使其死灰復燃,與遜尼派至上主義者以及薩達姆•海珊(Saddam Hussein)的阿拉伯復興社會黨(Ba'ath party)和軍隊殘餘勢力結盟使其獲得新的主幹,這股勢力拉起ISIS的大旗,在5年後殺回伊拉克並建立自己的哈里發。它能重新上演這種「重生」嗎?

您已閱讀38%(678字),剩餘62%(109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