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外交

南蘇丹成爲中國外交政策試驗場

謝豔梅、科普蘭:獨立僅兩年的南蘇丹爆發內戰後,當地區國家請求在該國擁有投資的中國幫助調解時,中國抓住了機會。

中國日前在吉布地正式啓用第一個海外軍事基地,這個亞洲強國確定無疑地宣告,自己不再坐在場邊觀望。當天適逢中國的解放軍建軍90週年,該基地只是中國加深參與「非洲之角」安全事務的最新展示。多年來,中國一直在動盪的南蘇丹試驗、完善和擴大影響力——顯示出其長期堅持的不干涉政策正在鬆動。

中國最初捲入南蘇丹衝突是事態使然,而非有意。獨立僅兩年後,南蘇丹便於2013年12月爆發內戰。中國面臨兩個選擇,一是介入衝突,支持調解,二是撤出南蘇丹並放棄在那裏的資產(主要是油田),任由其被劫掠和摧毀。

做出選擇並非易事,因爲加深介入有悖於在中國外交政策學說中根深蒂固、堅守了幾十年的謹慎和迴避責任。自中國在1990年代出臺「走出去」政策以來,中國企業和個人走向了世界各地,往往進軍局勢不穩定的地區。但當不穩定演變爲危機時,中國無一例外地選擇了撤出。2006年至2011年,由於動亂、戰爭和自然災害,中國從外國進行了10次大規模的撤僑。中國外交官們的邏輯是,最好的出路是止損,打點行李回家,因爲中國既無意願、也無能力干涉別國事務。

您已閱讀25%(453字),剩餘75%(134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