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

矽谷出現泡沫2.0

這一次的泡沫與上次不同,但也有相同之處。就像當年那樣,你不需要付費客戶來吸引投資者興趣,而只需要熱門市場的「用戶」。

就在幾年前,現在已垂死的穿戴式技術製造商Jawbone將其顏色鮮豔的健康追蹤手環分發給參加達沃斯論壇的貴賓,就像發棒棒糖一樣。如今,它正在出售自己的資產。你可以辯稱,這家公司是多種因素的受害者,例如過早進入該市場(該公司在上世紀末就發佈了具備藍牙功能的設備),或者沒有很早意識到,類似睡眠監測和步數追蹤的設備最終會成爲在蘋果(Apple)和谷歌(Google)等公司運營的最大平臺上存在的應用軟體,而不是擁有自己設備和生態系統的獨立技術。

但你也很容易辯稱,這隻「矽谷獨角獸」的成功害了自己,該公司曾在巔峯時期達到32億美元的市值,並吸引了來自全球最成功風險資本家的資金,如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凱鵬華盈(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Andreessen Horowitz和Khosla Ventures。該公司燒掉了大量的資金,達到了極高的估值,以至於變得像該公司的用戶之一那樣:過於富有和豐腴,結果害了自己。

去年,該公司不得不求助於科威特投資局(Kuwait Investment Authority)保持運營,鑑於主權財富基金算不上矽谷的內行投資,它們出資從來不是一個好跡象。(這些基金往往來勢洶洶,卻爲時已晚,在別人袖手旁觀時掏出大把錢來。)

您已閱讀29%(555字),剩餘71%(13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