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科技股

科技股後市仍可期

陳敏蘭:科技企業已發展到跨行業發力階段,在穩固的產品週期以及企業IT支出成長的推動下,其基本面持續走強。

全球科技股成績驕人。今年迄今美國科技股大漲20%,在標普500指數表現最佳的20隻股票中獨佔10席,亞洲信息技術(IT)類股漲幅更高達37%,跑贏MSCI亞洲(日本除外)指數達14個百分點。然而,隨著股價節節高升,投資者不禁開始嘀咕網路泡沫會不會捲土重來。

今年6月科技股出現一波明顯震盪,導致市場對於科技股可能崩盤的爭論進一步升溫。雖然起因似乎是板塊輪動,投資者轉戰弱於大盤的補漲股,而不是基本面有什麼變化,但是依然引發投資者對科技板塊長期前景的擔憂。畢竟,股價已升至紀錄高點,至少從理論上來說,凡事有起必有落。

然而,科技股的表現似乎與衆不同。一個主要原因在於科技行業不再只是關乎軟體與硬體。消費科技企業,例如亞馬遜(Amazon)、蘋果(Apple)等都已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其腳步遍及便利店、汽車、錢包、旅店等各個領域,如今社群媒體與電子商務平臺的用戶數皆以億計。

您已閱讀18%(385字),剩餘82%(173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