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人工智慧(AI)的發展影響著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經歷了過去一年中對AI的憂慮和倫理討論之後,新的一年大家越來越關注AI領域的創業機會,人工智慧隨之成爲今年創投圈的新風口。那麼,國外的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對中國有什麼樣的啓示?以及中國人工智慧創業中需要注意什麼問題等,FT中文網近期組織人工智慧專題,編輯事宜,聯繫閆曼 [email protected]。
人工智慧發端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經歷了幾次繁榮與低谷,到2016年穀歌所收購的DeepMind公司的人工智慧AlphaGo贏得與世界圍棋冠軍的比賽,大眾對人工智慧的熱情被重新點燃,並且持續升溫。催生這波人工智慧熱潮的原因是產業發展的三個重要因素:超大規模的計算能力、大數據、機器學習尤其是深度學習演算法都取得了進展。
人工智慧正在並且將對商業社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我特別訪問了對現代人工智慧產生深遠影響的科學家于爾根•施米德胡貝教授(Jürgen Schmidhuber)。施米德胡貝教授實驗室在20世紀90年代初提出的一種叫「長短時記憶」的深度學習演算法(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極大影響了深度學習和人工智慧的發展。DeepMind公司的聯合創辦人之一也是他的學生。2014年,施米德胡貝教授創立了研究人工智慧的NNAISENSE公司(與DeepMind類似,方向都是通用人工智慧)。所謂通用人工智慧,是人工智慧的終極發展目標。相對於弱人工智慧(僅能解決某一方面專業問題的人工智慧)而言的,通用人工智慧通常指能夠解決不同領域中各類問題的人工智慧,並可以像人類那樣學習、決策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