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亞投行

亞投行:可持續基礎設施的「推進器」

顧賓:如何合理協調基礎設施與環境、社會的關係,令發展更具有可持續性,將成爲亞投行未來運行中的關鍵。

2017年6月16日至18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理事會第二屆年會在南韓著名旅遊勝地濟州島召開。此屆年會的主題爲「可持續基礎設施」。據統計,當今世界70%的經濟成長與基礎設施建設相關,在通過基建助力經濟的同時,如何合理協調基礎設施與環境,社會的關係,使發展更具有可持續性並造福後代,將成爲亞投行未來運行中的關鍵。

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明確指出,要通過發展可持續基礎設施,推進經濟發展,提升人類福祉。爲達到這一目標,要求各方落實《巴黎氣候協定》的相關承諾。亞投行與其80個股東成員均表示支持《巴黎氣候協定》,爲助力可持續基礎設施發展,各成員需要從三個方面加強合作:減少碳排放;運用新技術;撬動社會資本。

首先,亞投行是面向21世紀的新型多邊開發銀行,「綠色」是其主要的運營理念之一。亞投行改變了經濟成長和環境保護相對立的傳統觀念,即認爲「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的發展理念在本次年會上取得廣泛認可,也貫徹到貸款規劃和項目篩選過程中。

您已閱讀29%(432字),剩餘71%(107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