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流行的電視劇有時就是一部很好的知識普及教材。最近,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在大江南北風靡一時。對這部電視劇的熱議,讓很多觀衆知道了檢察院是如何反腐倡廉的,不同崗位的官員級別是怎麼回事,甚至連股權轉讓和信託基金這樣的專業財務問題也進入普羅大眾的視野。今天,我們以「數據的名義」來談談《人民的名義》背後蘊含的官員升遷規律。(編者注:題圖爲中國公務員考試現場)
一、高育良的如意算盤
根據劇情,漢東省公安廳長祁同偉是省委副書記兼政法委書記高育良的得意門生,因此高育良一直想推薦祁同偉擔任主管政法工作的副省長,並且明確希望其下一步接任省政法委書記。政法委是黨委下屬的一個專門委員會,負責指導和協調一個地區的公安、檢察院、法院、司法和國家安全等部門的工作。因此政法委書記可謂位高權重,一般都是本地區黨委常委的班子成員。例如,市政法委書記一般都是市委常委,並且在很多時候由市委副書記兼任,這可以說是一種高於一般常委的職位「高配」。然而,新來的省委書記沙瑞金早已看穿了這一切,直言不諱地指出:「安排政法委書記,再把高育良的省委副書記接過來,祁同偉就功德圓滿了。」省公安廳長——副省長——省政法委書記——省委副書記,高育良爲了祁同偉的升官計劃可謂用心良苦。但是,這畢竟是一廂情願。在現實中,一個省公安廳長升遷到省委副書記的機率有多大?讓我們用數據來說話。
您已閱讀14%(567字),剩餘86%(355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