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戰結束以來,美國便成爲了國際自由貿易體系的中流砥柱。儘管其政策議程(包括收緊智慧財產等非自由化措施)頻頻引起爭議,但貿易政策中幾乎所有重大舉措都是由美國扮演主要角色。
這種傳統現在正面臨來自唐納•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的威脅。川普政府已宣佈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簡稱TPP),而先前美國已與其他11個亞太經濟體完成了該協定的簽署(但尚未獲批)。包括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在內的本屆政府官員,都顯示出了對於一對一協議的偏愛——美國可由此實現利用貿易政策來減少雙邊經常賬戶赤字這一非理性目標。
TPP其他成員國對於美國退出的最初反應是震驚和失望。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稱,沒有美國的參與,該協定將「毫無意義」。但如今,作爲加入該協定的第二大經濟體,日本已經改變了主意,認爲其他成員國可以在沒有美國參與的情況下繼續推進TPP。
您已閱讀34%(431字),剩餘66%(84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