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

FT社評:審計醜聞對「四大」提出嚴肅考驗

全球只有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顯然無法保證健康競爭。開放審計機構所有權或許是挽回該行業聲譽的唯一方式。

從奧斯卡(Oscars)頒獎禮上的烏龍到更爲嚴肅的美國訴訟和英國監管機構調查問題,普華永道(PwC)這一年過得不輕鬆。其競爭對手畢馬威(KPMG)的日子也沒好到哪裏去。因未能發現富國銀行(Wells Fargo)的可疑行爲,這家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受到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的嚴厲指責。如今,畢馬威對羅爾斯•羅伊斯公司(Rolls-Royce)的審計工作正在英國接受調查,先前,這家工程公司承認了可追溯至20年前的行賄和腐敗罪行。

這些醜聞的規模比不上安然(Enron)欺詐事件,後者導致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Arthur Andersen)覆滅。然而,這些醜聞突顯出,在安然覆滅之後這15年時間裏,會計行業以及監管機構未能解決這個基本問題:審計公司應該在多大程度上努力揭發不當行爲。

規定要求審計機構「有適度的把握」財務報表「沒有重大虛假陳述」。這一表述爲不同解讀留下了巨大空間。審計機構應提防欺詐行爲以及無心之過,並應該進行覈查,以努力發現欺詐行爲,特別是在佔一家公司資產負債表重大比例的領域。

您已閱讀46%(465字),剩餘54%(54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