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FT共進下午茶

人工智慧是讓機器人取代人類嗎?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說,只有等人類瞭解了創造力的產生過程,纔有可能教會電腦人類特有的那種創作。

在早春二月的北京做這個採訪,我特別想問洪小文博士的一個問題,是以AlphaGo擊敗人類圍棋高手爲代表的這一波人工智慧熱潮可以維持多久,人工智慧目的是要讓機器人取代人類嗎?

這跟小文博士的履歷有關:1995年加入微軟,2007年出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2014年兼任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早在1980年代就師從卡內基.梅隆大學人工智慧先驅學者羅傑•瑞迪(Raj Reddy)做語音識別研究,與李開復、沈向洋成爲同門師兄弟。

而瑞迪的導師是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在1955年首先提出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這一術語,次年,1956年夏天,在達特茅斯學院領頭組織了人工智慧暑期研究項目,許多人認爲人工智慧就是從這次會議開始成爲一個學術領域。

您已閱讀7%(343字),剩餘93%(469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