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關係

中國須準確判斷「薩德」爭端的實質

李開盛:中國必須超越簡單的「懲罰論」或「教訓論」,要從一個更高的戰略高度制定綜合性、針對性的應對之策。

當樂天批准同南韓國防部的換地協議、「薩德」系統進入實質部署之際,中國政府與民間的進一步反對聲浪與舉措也變得不可避免。畢竟,中國政府早已有言在先:絕不允許「薩德」部署損害到自己的戰略與安全利益。既然阻止不了,就得部署相應的對沖措施,並讓損害自己安全利益者付出代價,這也是國際政治博弈的必然邏輯。

不過,在部署進一步的對韓反制措施之前,中國有必要進一步弄明白:南韓爲何要堅持而且加速部署「薩德」系統?在「薩德」部署的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南韓政局因素以及半島、東北亞地緣政治動向?如果對這些問題不進行透徹的瞭解,中國打的就只是一場意氣之戰,拿著棍棒亂舞,卻根本找不到對方的痛點,甚至是反過來誤傷自己。特別是考慮到半島地緣政治的複雜性,以及後果的嚴重性、甚至不可控性,就必須對我們所針對問題的本質和背景有一個深刻而理性的瞭解。

南韓之所以堅持部署「薩德」系統,最根本的原因在於,要以向美國的政治效忠換取美國對它的終極安全保障。在北韓核能力日益精進、朝核問題解決仍然看不到希望的情況下,南韓政府進一步堅定了依靠美國軍事力量和安全保證威懾北韓的決心。而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要得到美國人的保證,就必須替美國人做些事,那就是部署對美國人有用而自己用不大上的「薩德」系統。無論是歐巴馬還是川普,強化在半島的軍事存在,牽制中國與北韓,都是他們的興趣與利益所在。這也是爲什麼川普在內政外交上多反歐巴馬而行之,但在「薩德」問題上毫無二致、毫不猶豫地繼承了前任立場的原因。

您已閱讀30%(624字),剩餘70%(142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