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時代的噪音

臺灣「二二八」與香港前途

張鐵志:今年是香港迴歸20週年,「雨傘運動」後首次特首選舉在即。臺灣「二二八」能給香港帶來什麼啓示?

1947年的臺灣和1997年的香港都處在一個歷史轉換的關口,並且有著某種相似的命運:他們都被殖民國「歸還」給中國,並且在這個主權轉換的過程中,島上人民沒有機會集體參與自我命運的決定,沒有能形成政治主體,這為後來兩個島嶼各自的深層矛盾埋下根源。

其實,兩座島嶼原本都以爲可以在不久的未來有機會建立起一個民主體制,但最終卻成爲一場非常漫長的等待。

香港之前的故事我們已經知道了:北京當初承諾的普選至今未能實現,「港人自治、高度自治」的一國兩制也在2014年八三一之後被證明是一場幻夢。香港的未來,當然還有待書寫。

您已閱讀16%(252字),剩餘84%(128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時代的噪音

張鐵志,臺灣文化與政治評論人,歷任「報導者」共同創辦人兼總主筆、香港《號外》雜誌總編輯、《彭博商業週刊中文版》總主筆、《週末畫報》主筆、《數位時代》首席顧問。著有《聲音與憤怒》等書。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