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在廚房操作檯上放了一隻空玻璃罐,上面貼了一張標籤「不準講粗話」。我打算用這個東西阻止我的女兒們打破語言禁忌:她們要是講粗話,就得往罐子裏投進一美元。
而這個玩意兒對我也是一個約束。最近幾個月,政局動盪壓力俱增,害得我有時也忍不住說髒話。因此我保證我也要遵守拿美元立誓的規矩,以免女兒們跟我學壞。
這只是一件家常小事嗎?也許吧。然而,誠如人類學家們一直認爲的那樣,不同文化界定「粗話」的方式是社會規範的晴雨表。而說到當今的西方文化,我們到底有(沒有)講粗話?這個問題還揭示出一些有關性別角色轉變的有趣事實——以及這些性別角色轉變帶來的內部衝突。
您已閱讀16%(273字),剩餘84%(141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