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史學家在回顧2016年的時候,會對這一年沒有發生的事情發表評論。政治上(如果說不是經濟上)這是狂風暴雨的一年,然而多數全球市場的回應或是沉穩的無動於衷,或是輕鬆的樂觀。
英國投票決定離開歐盟或者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都很難被解讀爲讓世界更可預測,但對於前者,國內股市只是(在最初的緊張不安和英鎊大幅調整後)聳了聳肩,對於後者,股市報以輕快的上揚。在其他地方,馬泰奧•倫齊(Matteo Renzi)在義大利憲法公投中受挫並未給義大利債市帶來過多的擾動。儘管資本外逃和民營部門債臺高築佔據了中國經濟新聞的頭條,上海股市依然相當穩定。有關市場憎惡不確定性的老掉牙的說法到此爲止了。
也許更貼切的另一句市場真言是「謠言傳播時買進,訊息成真時賣出」——或者根據當下情況調整爲「投票結果出爐後買進,政策出臺後賣出」。川普還沒有就任,而英國距離立法落實退歐如此遙遠,以至於至今拿不出時間表。一旦這些以及其他一些事件真正發生,市場失望的可能性就會出現。
您已閱讀35%(437字),剩餘65%(82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