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國的人民與社會

鄒至莊:中國經濟奇蹟的兩個主要因素是中國實行市場經濟和中國人民的高質量,但中國社會不健全。如何改善?

我在中國長大,自從1948年到美國留學以後在美國居留生活。中國政府在1978年實行經濟體制改革與對外開放的政策,使我在1980年以後有機會常回中國。每次回國服務的時候,我幸得有機會增加對中國的瞭解,包括對中國人民和中國社會的瞭解。本文把我對中國人民與社會部分的瞭解簡單地陳述,與讀者分享,並請讀者指正。我的觀點是:中國經濟進步十分快速的兩個主要因素是中國採納了市場經濟和中國人民的高質量,但是中國社會不健全。我把不健全的要點說明,提出設法改善的建議。

我多次回中國的主要任務是推進中國的經濟學教育和參與經濟體制改革,每次回中國都覺得中國的經濟比上次回國時進步了。我認爲,中國經濟發展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國人民的素質,或說中國擁有的人力資源。別人可能認爲,中國經濟發展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國實行了市場經濟。這意見是不對的。世界上有很多其它的發展中國家也實行了市場經濟,但是經濟發展的速度遠遠不如中國。原因是它們人民的質量不如中國。如果中國沒有充分的人力資源,中國的經濟在近三十年來不可能發展得那麼快。中國的企業家、中國的勞工、和其他職業的人民都有優良質素,推動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國的人力資源與中國採納的市場經濟是數十年來中國經濟發展成功的兩個主要因素。

單靠中國人民的高質量不足以解釋中國從1978年以來的進步,它只是必需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中國還需要有一個健全的社會環境,才能達成近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在文革時期,中國沒有適當的政治安定的環境;在實行計劃經濟的時期,中國沒有適當的市場環境。這種不良的環境都不適宜於推動快速的經濟發展。今天的中國社會有適當的經濟環境,讓中國人民有機會利用他們的才能與智慧來推進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國的適當的社會環境便是中國的市場經濟,即亞當•史密斯經濟理論所說的無形之手在中國經濟中得以有效運作:當每個人盡力爲自己謀利的時候,市場的無形之手便會提高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率。

您已閱讀53%(796字),剩餘47%(69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