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莫里斯(John Morris)活了一大把年紀了——他的父親出生在美國內戰剛結束的時候——也見證了大段的美國歷史。然而這位身在異鄉的美國人覺得,今年11月他算是目睹了他畢生所見的最糟糕的政治事件,當時99歲的他在巴黎觀看了整晚的電視。「我的孫女和我在一起,她淚流滿面,」他說,「我不像她那麼難過。我經歷過其他悲劇,通常是有人離世。但是我想川普當選讓我更容易去思考早點死這件事。在我身上說早不太準確,但無論如何,我很慶幸我快走了!」
近年來,美國百歲老人——該羣體在現代歷史的發展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數量增加到了7萬人以上,並且還在增加之中。莫里斯於12月7日跨入了百歲老人之列,但從他臉上異常平滑的皮膚和濃密的白髮上你絲毫猜不出他的年紀。他可能是在記錄20世紀的歷史方面貢獻最大的圖片編輯:他從西班牙內戰時開始投身這行,在《生活》(Life)雜誌上刊登了他的朋友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拍攝的、諾曼底登陸日(D-Day)的11張照片,1972年他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頭版刊登了越南「燒夷彈的女孩」(Napalm Girl)照片。他現在仍然堅持工作。他在家裏有辦公室,我們就在那裏見面,屋裏擺著成堆的報紙——一張美國報紙的頭條標題寫著《令人震驚的新政治現實》(A Startling New Political Reality)——和整齊碼放、標著「緊急」和「謝謝」的檔案籃。不過在川普勝選後,莫里斯不由得開始琢磨他畢生奮鬥的兩項事業——政治行動主義和新聞攝影——是否有任何意義。
他的人生在25歲生日時出現了轉折,當時日本轟炸了珍珠港(Pearl Harbor)。《生活》雜誌派他搭乘一艘挪威貨船前往戰時的倫敦,他在那裏親眼見到了「最早的無人機」——希特勒的V1飛彈。「我們浪費了很多時間想要拍攝無人機,其實故事都寫在人們抬頭看天的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