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有一個「段子」說:現在中國人都不看韓劇了,因爲當前南韓的政治風波遠比虛擬的韓劇更精彩:傳聞中的總統與神祕宗教的關係,圍繞著朴槿惠的閨密、祕書以及財閥間的糾葛,史無前例的民衆示威,以及國會內跌宕起伏的彈劾悲喜劇。12月9日下午,這部現代南韓政治劇的劇情終於達到了一個高潮:南韓國會通過彈劾案,朴槿惠總統職權中止,她與南韓接下來的命運,將等候憲法法院的最終裁決。
但對中國人來說,朴槿惠事件應該遠不只是一出「狗血」的政治劇。圍繞這一事件的種種現象,涉及民主政治在生根、發芽中的各個環節,特別是西方理念在進入東方社會過程中面臨的磨合與碰撞,而其演進進程本身以及最後的結果,又關乎這一理念自身的命運,以及東方社會的最終選擇。事實上,從10月24日以來南韓「閨密門」爆發並演變至今,從光華門(示威地)到青瓦臺(總統府),再到汝矣島(國會),一起構成了一個現實而嚴肅的政治課堂。對這個課堂的內容進行討論,其結果對於南韓以及南韓之外的社會,都有著重要意義。
作爲一起圍繞總統而起的政治風波,或許首先要問的問題是:總統到底不可以做什麼?記得醜聞剛剛爆發之初,中國的媒體並沒有多少報導。或許中國人一時也無法理解:總統把檔案交給自己的「閨密」看一下,是一個多大的錯嗎?爲什麼南韓民衆特別憤怒、一定要堅持她下臺呢?多數南韓總統任期內都有貪腐問題,但這次至少目前還沒有確實的證據指出,朴槿惠自己從中得到了哪些金錢方面的利益,然而,這一次南韓人顯然要更加憤怒。
您已閱讀22%(618字),剩餘78%(216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