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2016美國大選

川普當選背後的技術因素

王元豐:川普知道在技術進步影響下很多美國民衆的心理和感受,也非常嫺熟地運用了新出現的社群媒體技術。

唐納•川普當選了美國總統,讓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人感到非常意外,也使很多事情充滿不確定性。現在許多媒體、智庫和政府部門召開研討會,討論川普當選對世界秩序、美國內政與外交、國際關係的影響,當然,也有不少人在從多方面分析,爲什麼一個實在不像傳統政客的人能夠在美國當選,能夠成爲這個世界最發達國家的總統。不過,我覺得在技術進步對美國大選的影響方面,人們探討得很不夠。

這次美國大選,川普主要指責全球化、在他看來「不公平」的貿易讓美國人丟失了工作,還有許多非法入境的墨西哥人,搶走了美國人的工作。應該說川普引起了很多美國人的共鳴,所以,那些受教育程度在大專以下、年齡在45歲以上、年收入在5萬至20萬美元之間的白人中產階級選民,更多是把選票投給了他。不過,除了全球化、貿易和移民外,技術進步對於造成很大一部分美國選民的憤怒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工業革命以來技術進步總體上是造福於人類的,然而,新一輪以移動網路和人工智慧等技術爲代表的技術進步,所產生的財富卻沒有均衡地在社會中分配,導致與過去很大不同的貧富分化。

您已閱讀18%(453字),剩餘82%(200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