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

焦慮與希望——選後華盛頓側記

無論人們情願與否,在這個美國政治的中心城市,向川普時代的轉換已經開始。

週末是我留在華盛頓的最後的時間。大選後的第二天清晨,來到這座被深秋的瑟瑟涼意籠罩的城市,便立刻感覺到人們的憂傷。「你知道嗎?我們這兒投票給希拉里的人超過95%!」入住市中心小小的家庭式酒店時,高大熱情的非洲裔女孩憤憤不平地急於讓每一個剛剛到達的人知道,這座城市是深藍中的深藍。

「那又怎樣呢?」我冷酷地回答。這畢竟是一座人口僅僅67萬的城市,因爲是首都而與全美50個州一樣成爲選舉人團之一,擁有三張選舉人票已經很有發言權了。

這座城市精英雲集,在咖啡店坐下,鄰座很可能就是頂級智庫的政策專家或者世行IMF的金融才俊。有趣的是,「精英」現在似乎成了貶義詞。「美國其他地方的人恨透了華盛頓,」曾在華盛頓生活多年、現在搬到了馬里蘭的好友Linda說。

您已閱讀8%(320字),剩餘92%(390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