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最終是誰贏得此次美國總統選舉,有兩個問題將在日後若干年繼續困擾我。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怎麼就從「美國人聽說過或讀到過的全世界」最受敬佩的女性(用蓋洛普(Gallup)一份希拉里過去14年一直蟬聯榜首的年度調查的話來說),落到被拿來與名譽掃地的理查•尼克森(Richard Nixon)相提並論的境地?
而她的對手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又是如何從一個多次公司破產並連累他人爲自己的經營失敗買單的商人,從一個種族歧視、剝削非法勞工、佔女性便宜的慣犯,變成了有切實可能性當上美國總統的候選人?
一個答案是,川普的崛起靠的是媒體、而不是政黨或選舉。他是一個品牌,而不是一個人;是大樓上一塊閃亮的金字招牌,哪怕這些大樓不是他建的;是電視上的老大,哪怕他只是在謾罵和咆哮。例如在黨內初選階段,一心想提高收視率以吸引廣告的公司媒體(corporate media)給了他價值約20億美元的免費上鏡時間——這可能是支持付費訂閱媒體、公共電視、調查性報導以及事實覈查這一簡單舉動的最佳理由。
您已閱讀32%(463字),剩餘68%(98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