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美國大選

美國大選:疲憊帝國的政治迴歸

許章潤:美國大選,明裏民粹泛起,「門羅主義」閃現,內中實爲政治要求迴歸。民主政體的利弊優劣,均在於此。

編者按:本文爲許章潤先生2016年11月1日在天則經濟研究所/中評網主辦的「美國大選與民主政制」研討會的演講修訂稿,作者和天則經濟研究所授權FT中文網發表。

美國大選,兩黨角逐,各派一位老人家上陣,雌雄對決,究竟鹿死誰手,很快就將揭曉。本來,老美這一套權力交接和政治精英甄選體制,自出機抒,運作多年,頗見成效,甚至蔚爲樣板。這回玩得過火,走到這一步,好像有點兒不成體統?對此,有人運用「科學數據」,頭頭是道,振振有詞,恍兮惶兮,其實,也是隔山打牛。人間的事,不是科學管得了的。

至於我大唐喫瓜圍觀羣衆,人言言殊,略分兩派。一些媒體和輿論幸災樂禍,以「一團黑」和「政治鬧劇」不懈陳辭。另一派似乎認爲,民主就是這麼回事,上演的本不是道德劇本,友邦不必驚詫。

您已閱讀2%(324字),剩餘98%(1626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