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2016美國大選

FBI扔出的「炸彈」威力有多大?

盧斯:聯邦調查局局長怕川普說他偏袒希拉里,才重啓電郵門調查。在一個嚴重撕裂的國家,中立會被視作同謀。

不,聯邦調查局(FBI)不是在給唐納•川普(Donald Trump)打工,儘管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要這麼猜疑也是情有可原的。現實更加令人不安。

聯邦調查局局長詹姆士•柯米(James Comey)之所以驚慌失措地發表了自己的聲明,是出於相反的顧慮——如果他捂住「案情」,共和黨人就會指責他爲希拉里工作。作爲令人生畏的哨兵,科米反應過度了,公務員永遠不應該作出任何可能影響總統大選的舉動。他之所以有此失誤,是因爲川普已經指責他是「受操縱的體制」中的一員。在一個嚴重撕裂的國家,中立會被視作同謀。上週五,科米急中犯了錯。

威權政體靠恐懼維繫,而民主政體靠信任凝聚。科米公佈他將擴大調查希拉里電子郵件的時機很草率,這是官員們猶疑不決時會發生的典型情況。如果川普下週獲勝,他已發誓要把希拉里關進監獄,他的支持者在每場集會上都呼喊著「把她關起來」。如果希拉里贏了,川普將找到更多「科米」作爲恐嚇對象。當民主政體中的一方先發制人地拋出叛國罪指控——沒什麼比操縱總統大選更嚴重的叛國罪了——法律賴以發揮效力的基礎將萎縮。當你被裹挾入一場風暴時,你就很難堅持一視同仁的公正,或堅守中立程式。川普的競選活動就像一場呼嘯的狂風,科米被刮跑了襯衣。

您已閱讀28%(532字),剩餘72%(133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愛德華•盧斯

愛德華•盧斯(Edward Luce)是《金融時報》華盛頓專欄作家和評論員,他負責撰寫的文章包括:每週一期的專欄文章、關於美國政治、經濟問題的《金融時報》社評以及其它文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