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社交網路

Snapchat和Twitter爲何走上不同的道路?

兩家公司基因相似,但Snapchat從服務到研發,都旨在塑造其契合年輕人的品牌形象,並以此贏得發展優勢。

提供「閱後即焚」訊息服務的Snapchat,總部所在地距離俗麗的洛杉磯威尼斯海灘(Venice Beach)僅一箭之遙。該公司長期以來一直陶醉於自己不同於矽谷的氛圍:更潮,技術公司屬性不那麼明顯,以創造樂趣而不是改變世界爲使命。

而如今,還有什麼比火速首次公開發行(IPO)更能讓你區別於矽谷成熟科技企業的方式?儘可能久地保持公司的私人性質,一直是位置更靠近傳統加州科技中心地帶的技術公司的慣常做法。上週,成立5年的Snap(不久前Snapchat已改爲這個名字)已指定銀行家,打算最早於明年3月在華爾街銷售其股票,步伐超過了Uber(Uber,成立於7年前)、Airbnb(成立於8年前)、Dropbox(成立於10年前)和Palantir(成立於13年前)等一批較老的公司。

Snap打算登陸股票市場的訊息傳出之際,三年前上市的Twitter——矽谷的上一筆引發轟動的IPO——的股價,正受時斷時續的收購談判的影響而上下波動。這恰好支持了一種顯而易見的論調:當移動訊息傳送領域的一種嘗試勢頭下降時,另一種嘗試風頭正勁。鑑於社群媒體口味的變化莫測以及新潮流的確立速度,Snap的風光時刻可能會更持久嗎?這種對比在表面上看很吸引人,但具有誤導性——儘管如今的Snap跟2013年的Twitter當然存在著一些明顯的相似之處。Twitter當年上市時,其成長趨勢正強勁。當時Twitter的每日用戶訪問量超過1億,並且這個數字一年增加了一倍。Snap的「閱後即焚」訊息也劃出了類似的軌跡。4個月前,其每日活躍用戶數超過了1.5億,較一年前增加了70%。

您已閱讀43%(671字),剩餘57%(88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