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網約車新政

中國網約車細則:一場城市間的改革競爭

劉遠舉:地方改革競賽中最重要的考察指標是其能否反映民衆利益;另一個重要維度,是對既得利益的觸動程度。

與京滬深津等地的細則不同的是,成都僅要求車輛排氣量不小於1.6L或1.4T,在戶籍上,不再僅限於本地戶籍,持成都市居住證也具開網約車的資格,也沒有數量和運價管控,同時又有充分的安全保障措施。在網約車各地新規令人失望之時,成都的網約車徵求意見稿無疑讓人看到希望。

中國的經濟改革,是一種漸進式的改革。漸進式改革的中間階段是個「痛苦的U型低谷」,在這個階段,部分市場化了,帶來巨大的利益,同時,又因爲民衆缺乏權利、管制較多,其利益與管制勾結,形成既得利益集團,進而阻礙改革。所以,最重要的任務是爲進一步改革創造條件,推動這些處於「痛苦的U形底」的企業儘快繼續改革,走出這個痛苦的低谷。

張五常在《中國經濟制度》一書中,把中國模式的經驗總結爲中國放開縣域層面的競爭,是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經濟活力大增的一個原因。某種程度上,當時的縣域競爭,表面上是經濟指標競爭,中央政府考覈GDP,地方著力於招商引資,發展經濟等。實際上,基於當時的情況,只有改革纔有經濟發展,經濟發展一定來源於改革,所以,所謂的經濟指標考覈,本質上就是地方改革程度考覈。所以,中國的發展本質上是源於地方改革競爭。

您已閱讀33%(484字),剩餘67%(9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